首页 资讯 正文

更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、“购”在中国

体育正文 52 0

更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、“购”在中国

更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、“购”在中国

随着国家出入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中(zhōng)越“跨境(kuàjìng)一日游”“边关风情游”等特色线路持续升温,国内外游客跨境旅游人数日益增多,广西南宁、凭祥(píngxiáng)等口岸也将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。 在南宁(nánníng)口岸通关现场,不少来自越南、马来西亚吉隆坡、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旅客正在排队候检(hòujiǎn)。端午假期期间,南宁口岸预测出入境旅客将超过7000人次。为(wèi)有效应对假期期间出入境客流高峰,南宁边检站将在流量高峰时段,提前加开查验通道,确保(quèbǎo)旅客顺畅通关。 位于广西凭祥的(de)友谊关口岸是我国通往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。独特的边关风情,吸引了(le)不少中外跨境游旅客。 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队长 史波:端午假期期间,友谊关口岸日均查验(cháyàn)出入境旅客预计(yùjì)将超过8000人次。对此,我们提前发布流量(liúliàng)高峰预判信息,并根据口岸实时流量灵活调配警力,适时启动中越联动验放(yànfàng)机制,全力保障口岸通关各流程顺畅、高效。 随着假期临近,通过广西东兴口岸(kǒuàn)回国探亲、跨境旅游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。广西边检总站提供数据显示,2025年端午假期期间,预测南宁(nánníng)、友谊关、东兴等3个口岸出入境旅客(lǚkè)将超过9.7万人次。 江西(jiāngxī) :陶瓷文化吸引 外国游客扎堆景德镇 今年以来,外国游客(yóukè)中国游持续升温。在江西景德镇,这座以陶瓷文化著称的城市,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入境游客,许多外国游客特意(tèyì)到景德镇购买地道(dìdào)的中国瓷器,体验传统的瓷器文化。 初夏(chūxià)时节,在景德镇古窑民俗(mínsú)博览区,来自尼泊尔等多个国家的(de)入境游客,跟着制瓷师傅用手摩擦瓷器碗口,亲手体验“会唱歌”的青花瓷。精美的瓷器、古朴的窑炉(yáolú)、细致的制作工艺,让外国游客倍感惊艳。 不(bù)只是能近距离观摩陶瓷工匠手起笔落、熟练地制作陶瓷;外国游客还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亲身投入创作。不少游客将本国文化(wénhuà)图案描绘在景德镇瓷器(cíqì)上,沉浸式感受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奇妙体验;还有外国游客体验学习制瓷(zhìcí)的流程。 除了感受(gǎnshòu)传统陶瓷文化,在各大景区和创意集市(jíshì)上,各式瓷杯、冰箱贴、瓷摆件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,让很多外国游客爱不释手。 得益于外币外卡便捷支付等服务举措的推广,外国游客简单扫码或者(huòzhě)刷外国信用卡,就能实现外币直接扣款(kòukuǎn)结算。 今年以来,景德镇接待入境游客5.1万人次(wànréncì),带动(dàidòng)消费1.54亿元。 上海:韩国青年遇见上海烟火气(qì) 随着中国(zhōngguó)对(duì)韩免签政策落地半年,周末跨境中国游正成为韩国(hánguó)年轻人的时尚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韩国来沪游客累计超20万人次(wànréncì),接近去年全年韩国来沪游客总数的一半。韩国游客的行李箱也塞满了上海超市的零食、饼干、酒水饮料,上海的市井烟火气正在成为他们(tāmen)的“宝藏体验”。 这家(zhèjiā)位于静安区(jìngānqū)的大润发超市,因在韩国社交平台意外走红,中国独有的口味、丰富(fēngfù)的品类、实惠的价格吸引了大量韩国游客前来打卡消费。 这家超市目前日均接待韩国游客(yóukè)200-300人次,休闲食品销量跃居上海区榜首。周末(zhōumò)销量更是翻倍,货架补货频率从(cóng)每日1次增至3次。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,超市的(de)货架及出入口都补充了中韩双语的标签。 此外,各类上海本帮菜、街边小吃、烧烤等也吸引了众多韩国游客。同样因为社交媒体而走红的这家烧烤店,还未到用餐(yòngcān)时间,门口就坐满了排队(páiduì)等候的人,其中60%以上的顾客都(dōu)是韩国游客。为了让远道而来的韩国游客既能享受美食,又能悠闲度假。餐厅特意为其点单与排队小程序(chéngxù)做了韩语翻译的版本,同时配备(pèibèi)了翻译人员。 数据显示(xiǎnshì),免签政策实施后,上海韩国入境(rùjìng)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%,其中20-39岁年龄段的游客占比达40%。 上海(shànghǎi):游客漫步上海 沉浸感受“东方美学” 如果说从超市和餐厅看到(kàndào)了韩国游客对上海(shànghǎi) “烟火气” 的(de)喜爱,那么在上海“梧桐区” 的文艺街巷和田子坊的弄堂里弄中,能看到更多外国游客对“东方美学”的探索。上海的老建筑、手作体验和街角小店,成为比景点更有吸引力的 “文化(wénhuà)磁场”。 在上海武康路,这条全长1183米的(de)街道,藏着37处历史(lìshǐ)建筑。近年来,武康大楼因其独特的外形设计成为上海旅游的热门打卡地(dì)之一,如今也成为了韩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。 而在上海田子坊,日均客流量达到了2.6万人次,周末节假日突破3万人次,其中境外游客占比达四成。不少店铺(diànpù)(diànpù)内都能看到有中、英(yīng)、韩、日等多语言标注的商品详情。各类护手霜、中国茶、上海传统点心的店铺中人潮涌动(yǒngdòng)。 除了(chúle)为海外的亲朋购买伴手礼外,也有不少外国游客会(huì)走进中国传统(chuántǒng)服饰店购买汉服、旗袍,体验中国传统剪纸,留下专属于这趟旅行的一份纸上回忆。 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上海入境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47万余人次,同比增幅37.08%。多语言(yǔyán)导购、适配口味的菜单、便利(biànlì)支付,上海正以(zhèngyǐ)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游客。 广东(guǎngdōng)深圳 :外籍游客深圳扫货 电子产品受青睐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深圳也是外国游(yóu)客中国游的一站(yīzhàn),在这里,深圳电子市场成了他们必打卡的地方。空箱来、满箱归,记者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国际出发层看到,很多外国游客提着大包小包(bāoxiǎobāo)新买的东西即将(jíjiāng)回国。 在(zài)采访中,这些外国游客(wàiguóyóukè)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地方——中国电子第一街,深圳华强北。这里每天(měitiān)有超过7000名外国游客来到这儿。 深圳的华强北商业街,也是深圳重要的电子产品交易(jiāoyì)集散地,这里活跃着(zhe)11万家商事主体。 这位哥伦比亚的小哥,在(zài)这看中了一款国产追踪器,能通过应用软件找到丢失的东西。之前买的都是国外品牌,但他发现中国(zhōngguó)的这款功能更多,可以回顾(huígù)七天的轨迹。 而这个法国客商走到(dào)这家卖自动翻译机的柜台前,被吸引了。 这里不仅能选购(xuǎngòu)商品,为了方便游客和(hé)客商的选购,还配套了货币兑换、快递(kuàidì)打包、国际物流等服务措施。“一站式”体验让外国友人在华强北实现“购物无忧”,楼上选购商品,楼下就能发货。 随着外国采购商越来越多,去年12月,华强北街道还组建了(le)外国志愿(zhìyuàn)者团队,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,为顾客和商户提供免费志愿服务。 外籍志愿者Andy告诉记者,当他知道这里招募志愿者就第一时间报了名,而这份(zhèfèn)志愿者工作(gōngzuò),让他切切实实近距离感(jùlígǎn)受到中国的科技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。 伴随着中国游的热度不断(bùduàn)升温,外国游客在中国的购物热情也在快速(kuàisù)走高。目前,深圳(shēnzhèn)海关数据显示,截至5月25日,外国游客购买退税商品6773.27万元,退税金额609.59万元。
更多外国游客深入各地游在中国、“购”在中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